核心摘要
聚丙烯酰胺(PAM)作為絮凝劑,在板框壓濾工藝中主要作用是:
絮凝作用:將廢水中的微小懸浮顆粒聚集成大的、密實的絮團。
降低比阻:絮團結構使得泥水更容易分離,顯著降低污泥的過濾比阻,讓水能更快地通過濾布。
提高效率:縮短壓濾時間,提高單次處理量。
改善效果:形成更干、更結實的泥餅,提高固含量,減少泥餅量,便于運輸和處置。
一、 PAM的選型(最關鍵的一步)
選型錯誤是導致壓濾效果不佳的最常見原因。PAM主要分為三種:陽離子(CPAM)、陰離子(APAM)和非離子(NPAM)。選型必須通過實驗室燒杯實驗來確定,遵循 “小試 → 中試 → 大試” 的原則。
1. 根據污泥性質選擇離子類型
這是選型的首要依據。污泥的性質主要由其來源決定。
污泥類型 | 主要特點 | 推薦PAM類型 | 原因分析 |
---|---|---|---|
有機污泥 | 帶負電荷,親水性強,難脫水。 如:生活污水、食品加工、屠宰廠、造紙廠污泥 |
陽離子 (CPAM) | 陽離子基團通過電中和作用,破壞膠體穩定性,并利用吸附架橋作用形成堅實絮團,有效克服有機污泥的親水性和負電性。 |
無機污泥 | 帶正電荷,比重較大,易沉降。 如:鋼廠、電鍍廠、洗煤廠、高嶺土漿料 |
陰離子 (APAM) | 陰離子基團主要通過強大的吸附架橋作用,將分散的無機顆粒連接成大而牢固的絮團。電中和作用次要。 |
中性污泥 或有機/無機混合污泥 |
性質復雜,電荷中性或微弱。 |
非離子 (NPAM) 或弱陽離子/弱陰離子 |
非離子型在中性或酸性條件下不受pH影響,依靠其強大的吸附架橋能力形成絮團。適用于難以判斷電荷性質的混合污泥。 |
簡單判斷方法(經驗法則):
市政污水處理廠(生活污水)的剩余污泥:幾乎全部使用陽離子PAM,離子度一般在40%-60%之間。
工業廢水污泥:需根據具體行業和水質特性判斷,必須進行實驗。
礦物加工、洗煤:大多使用陰離子PAM,分子量很高。
2. 關鍵指標的選擇
離子度 (對于CPAM/APAM):
指PAM分子鏈上帶電荷基團的比例。
原則:污泥中負電荷越強(有機含量越高,膠體越多),所需CPAM的離子度就越高。
常見范圍:CPAM的離子度通常在20%-60%之間。市政污泥常用40%-50%。離子度過高會導致絮團重新穩定而分散,過低則電中和效果不夠。
分子量 (Molecular Weight):
指分子鏈的長度。分子量越高,鏈越長,吸附架橋能力越強,形成的絮團越大。
原則:對于板框壓濾,我們不僅要求絮團大,更要求絮團密實、耐擠壓。
常見范圍:通常選擇中高分子量(800萬-1800萬)的產品。分子量過高(如2000萬以上)形成的絮團可能很大但像“棉花糖”一樣松散,在高壓擠壓下容易破碎并堵塞濾布,反而效果不好。
3. 溶解與配制
即使選對了型號,溶解操作不當也會導致效果盡失。
配制濃度:通常為0.1%-0.3%(即1噸水中加入1-3公斤PAM干粉)。板框壓濾需求的濃度可能略高于氣浮或離心脫水。
溶解時間:需要充分攪拌使其溶解,通常需要40-60分鐘。溶液呈透明、粘稠狀,無肉眼可見的“魚眼”狀不溶膠團。
注意事項:切忌直接投加干粉! PAM溶解過程切忌高速、劇烈的剪切攪拌,否則會剪斷分子鏈,導致失效。建議使用專用的自動配藥裝置。
二、 在板框壓濾機中的使用效果
正確選型和使用的PAM能帶來以下顯著效果:
大幅提高進料效率:
未經絮凝的污泥可能直接堵塞濾布通道,進料壓力上升很快,進料時間很長。
加入PAM后形成的絮團保證了濾布的通透性,允許更快地泵入污泥,縮短了整個壓濾周期。
顯著降低泥餅含水率:
這是最核心的效果。堅實的絮團結構在高壓擠壓下能更好地將水釋放出來,而不是隨水穿過濾布。
對于市政污泥,使用合適的CPAM后,泥餅含水率可以從不加藥時的85%以上降低到60%甚至更低。這意味著泥餅體積減少超過一半,大大降低了后續運輸和處置的成本。
形成完整的泥餅,易脫落:
良好的絮凝使得泥餅結構均勻,不易粘濾布,在卸料時能更完整地從濾布上脫落,減少了清理濾布的工作量。
減少濾布堵塞,延長壽命:
細小的顆粒容易深入濾布內部,造成不可逆的堵塞。PAM將這些細小顆粒絮凝成大顆粒,使其被截留在濾布表面而非內部,便于清洗,有效延長了濾布的使用壽命。
三、 使用注意事項與常見問題
投加點與混合強度:
PAM溶液應在進入壓濾機前,通過一個靜態混合器或一個混合反應池與污泥充分混合。
混合強度要適中:太弱則混合不均,效果差;太強則會打碎已經形成的絮團。觀察絮團大小(通常3-5mm為宜),調整混合條件。
投加量:
投加量并非越多越好。過量投加會導致污泥重新帶上正電荷(對于CPAM),產生膠體保護作用,使絮團重新分散、變粘,反而堵塞濾布,導致脫水困難。通常通過實驗確定最佳投加量(如千干泥的3‰-5‰)。
與其他藥劑復配:
對于特別難脫水的污泥(如含油、粘性大),有時會采用“PAM + 無機混凝劑(如PAC、三氯化鐵)”的組合。
順序:一般先加PAC,中和電荷、破乳,后再加PAM進行絮凝。這種組合能進一步降低成本和泥餅含水率。
總結與建議
實驗先行:沒有萬能型的PAM。務必取樣到實驗室,用不同離子度、分子量的樣品進行對比實驗,觀察絮團大小、結實程度、沉降速度和上清液清澈度。
關注絮團質量:板框壓濾需要的是“致密結實”的絮團,而非“龐大松散”的絮團。
系統優化:PAM的效果與污泥性質(pH、濃度)、PAM配制濃度、投加量、混合條件、板框壓濾機的操作壓力、保壓時間等參數都密切相關。需要作為一個系統進行綜合調試,找到最佳運行工況。
通過科學嚴謹的選型和精細化的過程控制,聚丙烯酰胺一定能成為發揮板框壓濾機最大效能的有力工具。
河南賽諾威
銷售熱線: 15713809025
售后服務: 15713809025
郵箱: 15713809025
地址:河南省鞏義市紫荊街道辦智薈城B座916
掃一掃 關注我們